![]() |
恩陽首頁 | 恩陽要聞 | 投資動態 | 部門風采 | 鄉鎮巡禮 | 聚焦恩陽 | 恩陽旅游 |
本報訊(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蔡永明)日前,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、四川師范大學、西南大學、四川省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齊聚恩陽,分水、陸兩條線路,對恩陽區太平關、白玉橋、古鎮、柳林鋪、趙臺壩、恩陽碼頭等12個點位進行了考古調查。在1月17日舉行的米倉古道(恩陽段)考古調查專家座談會上,各位專家學者對古道文物、民俗、人文、建筑等領域各抒己見,就考古發現的成果進行了分享,并就相關保護開發工作提出建議。
據了解,為大力發掘米倉古道恩陽段遺跡價值內涵,推進古道遺跡有序保護,促進米倉古道遺跡可持續保護與利用,恩陽區已開工建設米倉古道博物館。該博物館按照縣級博物館標準修建,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。同時,創作了《米倉古道賦》,邀請名家大師對米倉古道的風物進行了藝術創作。《巴河春秋》大型演出的素材靈感也來自于米倉古道,已經啟動在恩陽古鎮沿河修復一條古街。接下來,恩陽區還將開展有賞征集關于米倉古道恩陽段的學術論文作品活動,圍繞古道召開學術研討會,對古道、恩陽古鎮禹王宮、三圣宮等進行修復。